蔗田里的及时雨
银海支行--黎妍伶
今年的春雨比较少,村里的田地早已干旱开裂,但是空气里已经漫着雨前的湿热。黄大哥蹲在自家二十亩的甘蔗地里,手指反复摩挲着青绿色的蔗茎,眉头拧成了疙瘩。眼前这两百吨即将拔节的甘蔗,像一群等着吃饭的孩子,可他兜里的钱,刚够填上新房落成时挖下的窟窿。
“再不下肥,这雨季一来,甘蔗根扎不深,就长得不好了……”他喃喃自语,鞋跟无意识地碾着脚边的泥土。这是我在下乡开展宣传工作时第一次遇到黄大哥的场景。
“大哥,这甘蔗长势不错呀!”我走向前打招呼。
黄大哥回过头看着我,叹了口气说:“不算好,还没下肥呢。”
“是呀,那您还不赶紧去进货几袋复合肥。”我笑着说。
黄大哥一边扯着衣角擦汗,一边说:“我今天刚起了房,钱都花光了,还有20多亩的甘蔗等着施肥呢,哪那么容易。”
我一听立即递上宣传折页,说:“我们最近在搞农户贷款政策宣传,看看能不能帮得上忙。”
黄大哥接过宣传折页,却没说话。我看出了他的犹豫,索性在田埂上坐下,指着眼前的甘蔗地说:“天气预报说明天开始连下十天雨,这是给甘蔗追施拔节肥的最好时机,可等不得呀。”
这一句戳中了黄大哥的心事。他叹了口气,说:“我就是个农民,没有抵押物,怕门槛高、手续烦。”
我随即给黄大哥耐心地讲解行里的农户贷款政策,当场给黄大哥演示了贷款申请的初步流程。
第二天一早,黄大哥就带着爱人一起来申请贷款。在确认了黄大哥的资质符合条件后,我和同事来到黄大哥家,现场收集材料、拍照建档。填表时,黄大哥的手还有点抖,我笑着说:“大哥,您放心,这笔钱您用来买肥料,等甘蔗丰收了再还,利息按天算,不耽误您周转。”第三天下午,黄大哥的手机“叮”地响了一声,短信提示贷款已经到账。
一个月后,我下乡开展工作时,又遇到了黄大哥,他隔着田埂挥着手,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,说:“黎经理,你看这甘蔗,已经施肥了,长得比往年都壮实!要不是你那次路过,我这季收成就全砸手里了!”
我看着眼前随风摇曳的甘蔗林,又看看黄大哥晒得黝黑却泛着红光的脸,忽然觉得,那天午后田埂上的相遇,不仅仅是完成了一笔贷款。当金融服务像这场及时的雨水,真正渗透到泥土里,滋养的不仅是甘蔗的根,还有农户们扎在土地里的希望。而我挎包里的那些宣传册,此刻也仿佛有了沉甸甸的温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