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了开学季,近期校园里出现了一种称为“校园贷”的贷款,其凭借自身的便捷性、低门槛受到不少大学生喜爱。大部分学生抱着尝试新鲜的心态,或者一时情急、急需资金周转才使用“校园贷”,但最后由于巨额利息无力偿还,发生了一些自杀跳楼的案例,让家长和学校都痛心不已,因此对于“校园贷”潜在的风险,大学生们不能不给予高度重视。
校园“毒贷款”存在的风险
1.借贷公司多为非法的民间组织。
2.以低息指标为幌子,后续变相收取费用。
3.以无担保吸引学生,一旦贷款逾期,就以学生家长相威胁。
4.不需要了解征信,但要求扣留部分钱。
5.鼓吹分期还款、期限长、额度低,其实总支付折合贷款年利率属于高利贷。
6.贷款协议存在诸多陷阱。
校园学生如何防范校园“毒贷款”
1.应以学业为重,理性消费。
2.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。
3.选择安全可靠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。
4.不参与、不宣传“校园贷”违规违法活动。
5.同学之间相互提醒,发现情况,及时报告。
6.树立科学的消费观。
7.了解掌握相关金融知识。